我院召开2010年度科技工作会议暨SCI主旨研讨会
日期:2011/1/21 11:39:30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0年12月30日下午,为进一步调动全院医务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不断增强我院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我院在科技楼三楼学术厅召开了2010年度科技工作会议暨SCI主旨研讨会。会议特邀自治区科技厅胡克林副厅长、新疆医科大学哈木拉提校长、科研处德力夏提处长、科技厅社发处张桂珍副处长、自治区科协学会部于洁丽副部长等领导出席会议,与会的还有全体院领导和各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专职研究人员等。
会议由汤宝鹏副院长主持。温浩院长做了题为“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探索转化医学路径,支撑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全面展示了我院2010年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累累硕果,剖析了医院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2011年工作进行展望。
2010年,我院首获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实现了我区医学研究领域“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零突破;以温浩教授牵头的包虫病研究团队申报的《提高我国包虫病诊疗水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院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被授予2010年科技部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准国家自然基金23项,其中心脏中心马依彤教授的科研创新团队就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消化科、血液科、生殖助孕中心、口腔修复科、神经内科、急救中心、泌尿外科、中医科八个学科今年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年院内八类专项基金共99项立项,经费投入达149.6万元,同比增长25%。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获奖率99%。获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院共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中华论著126篇,SCI论文17篇。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我院包虫病学、骨外、眼科学等学科获得新疆医科大学学科建设经费430万元。
总结成绩的同时反观不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与内地规模相当的教学研究性医院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为此,全院上下一定要团结一心,坚定目标,扎实工作,缩小差距,使整体科技水平尽快进入西北领先行列。
温院长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管理长效保障机制建设,积极做好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管理保障;进一步引导SCI论文投稿意识,积极做好SCI投稿信息库建设,同时扩大SCI论文奖励范围,并将其纳入学科带头人、导师及在读博士考核中;进一步丰富转化医学中心的内涵建设,积极推动产品、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加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积极优化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进一步调整科技激励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由发表中华论著取得申请院内科研奖励基金资格的人员须是35岁以下可申报;进一步加强与各级部门的主动联系,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及时掌握科技政策等。自治区科技厅胡克林副厅长讲到,一附院的科研工作近几年发展很快,温院长总结工作的同时能够正视医院科研发展的瓶颈并明确提出相应的举措,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也在不断创造条件,相信通过2-3年的努力,SCI论文质量和数量会有显著提升。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教授肯定了我院学科建设的成绩,并指出一附院在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百篇优博等方面亟待突破。会上,医院对青年科技之星、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院内优秀结题、发表中华论著人员及学科建设考核优秀学科、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了表彰奖励,金额达50.28万元。
最后,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一附院党委书记姚华教授为明年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说,医院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场所,专业人才队伍是我院宝贵的财富。院党委殷切希望全院科技工作者们以主人翁姿态,不断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充实自己,进一步增强推进我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发展的使命感,在医院新五年规划的实践中谱写新篇章。会议在浓郁的科研氛围中结束。
会后,我们还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做了《临床科研设计的规范与标准》学术讲座,详细介绍了如何发现科学问题、临床科研类型与设计、临床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等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尤其强调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并突出转换研究,大家受益颇深。
任重道远。我院将按照新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落实重点任务,为支撑医院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