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首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纪实

日期:2010/9/30 12:16:09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盛夏的新疆,气候宜人,瓜果飘香。
8月4日,在新疆医科大学教学楼礼堂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曹雪涛、杨宝峰,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上海市整形外科研究所所长曹谊林,上海中科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和分子医学系统终身教授付向东、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秘书长、杜克大学药理系终身教授王小凡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1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生命科学、药学和医学组织工程、肿瘤、耳鼻喉头颈及呼吸临床专家等医学界翘楚及自然科学、环保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相约西域,共聚一堂,带来了他们所研究的国内、国际有关生命科学、环境的前沿科研理论,带来了新疆在人才领域建设创新方面的发展策略。
他们与新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800多名师生聚在一起,共谋新疆在人才方面、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大计。
2010年“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由温浩、哈木拉提•吾甫尔、程京、张富春、陈曦、李冀东六位发起人共同发起,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新疆科协、新疆医科大学共同举办。


搭建平台 弥补不足


新疆自治区科协主席张国梁在开幕式致辞中感慨地说,以“生命•环境•艺术”为主题的首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涵盖领域广、知名专家多、学术水平高,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新疆自治区的医学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绚丽的春色。
“此次论坛目的是给新疆医疗等方面的专家搭建一个与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及各学科先进技术对接的平台。既是国家支持新疆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新疆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此次论坛的发起人之一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深有感触。温浩说,目前恰逢新疆跨越式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需要大批大师级科技带头人发挥作用。院士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自然就成为新疆渴望亲近和倚重的对象。的确,新疆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需要更多院士、专家们来引领新疆在人才建设领域的未来发展之路……
“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却已酝酿3年之久。”据温浩院长介绍,早在3年前,一个生命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晤交流中内地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疆的学者对最前沿的一些学科非常感兴趣,且有所研究有所发现。论坛发起人当即感觉到,更主要的是新疆的专家学者对前沿学科的急切渴望且与顶尖学专家的交流不是为弥补这种缺憾就应该在新疆将高端学术交流常态化,
三位论坛创始人(程京、哈木拉提•吾甫尔、温浩)连夜探讨,想将生命学科等高水平会议以论坛的形式在新疆定期举办,目的就是为了给新疆生命科学等领域、新疆医疗、环境方面的专家提供一个与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各学科先进技术探讨和对接的平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说:“这是新疆科学与艺术事业上的一次盛会。借助这个平台,我们既能吸收国内国际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又能把新疆现在的特色、研究成果及创新推广出去。此举也是为了让内地同行更深入地了解新疆,让他们知道新疆目前已经做到了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到底还缺什么,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智力援疆。”
对于首届“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的顺利开幕,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感触颇多。他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环境生态,即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日益重视,从而逐渐达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促进。而此次论坛就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为广大科学艺术工作者们提供了一次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科学艺术领域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论坛召开仅是新疆与内地尖端技术交流的开端。 “艺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表现,科学也可以用艺术的手法来诠释。”温浩表示,论坛以“喀纳斯”命名,是希望将新疆的科学与艺术事业打造成像喀纳斯景区一般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论坛,能够像喀纳斯的美景那样深入人心、举世闻名。
“今后, 要让此类交流成为常态,每年举办一到两次。”温浩强调说,此次论坛搭建了平台,弥补了不足。即在弥补新疆目前顶尖学科专家缺乏状况的同时,提升生命科学领域的整体水平。并进一步探讨新疆各民族心脑血管、肿瘤、包虫病等高发病种的诊断治疗方案。


筑巢引凤 打造新疆“博鳌”


8月4日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在会见前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国内院士、知名专家时说,举办这次科学与艺术论坛,是各位资深专家在各个学科领域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诠释,对于新疆科技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国家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全国19个省市开始支援新疆,新疆正面临着很好的大发展机遇。但新疆在人才方面还比较缺乏,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尤其缺乏科技领军人物及顶尖人才。新疆的发展更多地需要科技力量和专家的支持,希望通过专家们支持和帮助提升新疆科技水平,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技术支撑。
对此,专家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新疆大力支持。
为进一步体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让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极具新疆艺术氛围中推动科学的发展。8月5日此次论坛的分会场座谈讨论在风景如画的喀纳斯拉开帷幕,地杰人灵、火花碰撞、讨论热烈真诚、推心置腹,各种真知灼见,为新疆的发展、医科大学的发展、一附院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教授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如何建设新疆重大疾病医学实验室,如何定位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十几个民族。是多民族地区,疾病的特点与内地不相同,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如包虫病、结核等感染性疾病需要迫切的治疗和预防。因此,医院建设重大疾病医学实验室,一定要注重新疆特色,一定要强调少数民族,切实保障新疆少数民族的健康。
“目前实验室等硬件建设不是最难,但是主要问题是,软实力怎么办?人才队伍怎么建设?”温浩院长说,在新疆总体上,医学人才匮乏,尤其是学科团队领军人才奇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础建设和工作热情如此之好这让我真的没想到,医学科研技术水平,医疗条件非常好,这是新疆之福,新疆人民之福。对自治区的安定团结很有帮助,对新疆的长治久安也意义深远。”至于在人才建设问题上, 饶子和院士认为,领军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首先,第一附属医院应该通过新疆医科大学培养自己的医学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创新人才使用方式,用好现有人才,通过一些创新活动,有效激发各科人才的创业热情。其次,“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即先把一批实验室建设好,给他们发挥作用的平台,通过这些引进医学研究人才,包括新疆海外人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统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也认为,新疆人才建设应该符合新疆地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新疆的优势。比如新疆是多民族心脑血管、肿瘤、包虫病、结核等高发病地区,在人才建设方面就应该发挥优势,突出建设这方面的人才队伍,把这些少数民族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和诊疗标准制定出来。“这样有了自己的人才队伍,也能吸引更多这方面领域的人才加入进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上海市整形外科研究所所长曹谊林和上海中科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统终身教授付向东教授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认为,当前,在援疆的大背景下,新疆医科大和一附院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抓住机遇,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首先建设重点学科,省部共建实验室。其次是培养自己的人才,把自己的人用好,培养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新疆地区特色,在科研上把住区域和民族特色,在教育上扩大影响,辐射中亚周边国家,建设成为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尔丹在参观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部后深有感触。“发展真的很快 ,很多科研平台和技术都达到了国内医院先进水平。”董尔丹在论坛开幕式上说:“这次来新疆了解了不少情况,为我们确定援助项目和目标奠定了基础。据介绍,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国家援助项目达20多项。“在国内医院中也是不多见的。但是,这仅仅是开始,以后我们会把更多的科学基金项目向西部、向新疆倾斜,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快速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要走好三步路,一是做好国际合作,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与国际学者交流合作。二是做好国内合作,把院士、专家们请进来,给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三是做好新疆自治区内的合作。与自治区内的医疗机构合作共赢,为新疆医疗建设共同进步。通过以上合作,逐步把一附院建成疑难危重病治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成果推广中心和地方重大疾病中心。
温浩说,近年来,一附院在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新疆医科大学支持下一附院先后与哈佛大学国际医学中心成立了心血管、肿瘤及大动物实验三个合作中心,与法兰西•孔泰大学医学药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亚萨吉显微外科培训中亚分中心、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国家生物芯片中心新疆分中心、获AAALAC国际资格的动物科学中心先后在一附院挂牌。至少有九名博士后人员完成研究顺利出站。另外还成立了一附院留学生/博士生研究会,通过国内外交流、科研奖励制,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的作用。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医院对接合作的技术平台和综合实力,提升了医院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
“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温浩强调,院士、知名专家们带来了智力资源。此次活动搭建的高端人才平台,对新疆未来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自治区许多地方和单位,通过院士、专家们的牵线搭桥,与其身后的顶级科研团队建立了联系,获得了雄厚的智力资源。可以说,此次论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诠释了大家对科学艺术孜孜不倦的追究与永不停歇的脚步……
此次论坛的发起人和执行主席程京院士、哈木拉提•吾甫尔校长和温浩院长共同希望今后“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争取打造成全国知名,乃至世界知名的新疆版“博鳌”论坛。

上一篇:

2010年医院青年科研专项基金申报立项工作结束

下一篇:

我院医疗队为“2010新疆跆拳道世界杯”保驾护航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