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卫生部批准正式运行
日期:2009/8/3 18:27:20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按照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年卫生部第14号部长令)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评审、审核和审批管理程序的通知》(F[2006]第67号)的有关规定和程序,经卫生部和自治区卫生厅专家组进行初审和复审,于2009年4月8日批准我院生殖助孕中心正式开展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

胚胎移植手术操作中

倒置电子显微镜受精卵卵裂情况
新医大一附院生殖助孕中心于1999年在新疆地区率先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经过近10年的风雨历程,现在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诊疗中心。
为创建专业的不孕不育诊疗中心,1997年至今科室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国内外知名生殖中心学习试管婴儿临床与实验室技术。1999年试管婴儿项目正式启动,2000年7月生殖中心培育的新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标志着新疆的辅助生殖技术翻开了崭新的篇章。2006年5月,生殖助孕中心迁入新住院大楼4楼中段,占地面积625m2,拥有世界一流的IVF实验室层流净化装置及胚胎培养设备。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伦理原则,并已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获得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资质。现今我院生殖中心能够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夫精人工授精(AI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冷冻及解冻、冻融胚胎移植术、精子冷冻及解冻术、多胎妊娠减灭术、无精症的睾丸及附睾穿刺取精术、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治疗等。
生殖助孕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3名,临床工作人员均为资深的妇科内分泌、产科专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外出进修过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专家门诊年就诊量可达12000人次。尤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性早熟、女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新疆的不孕症患者解决了实际困难。
我院生殖助孕中心有很多专家教授终身在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为生殖助孕事业发展不断孕育新的希望。生殖中心主任蔡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着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全国分会委员及自治区母婴保健专家组成员等多种社会责任,擅长不孕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优生优育和遗传咨询。腊晓琳副主任医师擅长不孕症的治疗和优生遗传咨询,曾于200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留学;史敏主任医师有着近40年丰富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经验,现主要从事不孕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尤其在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上颇有造诣;杜红副主任医师多年来全心全意从事妇科内分泌以及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工作,可熟练进行取卵术、胚胎移植术等手术操作,并全面地对妇科内分泌及不孕症进行有效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胡泊副主任从事实验室工作20余年,具备胚胎学、细胞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技能,现全面负责生殖助孕中心的实验室工作,自始至终参加试管婴儿课题的研究。除此之外,生殖中心配备有专职男科医师,专攻男性不育的诊疗,擅长男性不育及性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无精症的睾丸/附睾精子穿刺术。
生殖助孕中心不仅承担医疗服务,还承担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是新疆医科大学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至今已为新疆地区培养了24名生殖医学硕士人才,现有1名在读博士,5名在读硕士。承担本科教育、3年制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增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生殖助孕中心承担多项国家级、自治区及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基金,曾获得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自治区医学会三等奖一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创新二等奖一项。已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近5年40余篇),5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其余均发表于省内核心期刊。
历经10年的春华秋实,生殖中心如今硕果累累。自1999年开展辅助生殖技术至今,已有100多个可爱的宝宝在中心医护人员的携手努力下相继诞生,为渴望爱情结晶的家庭喜增天伦之乐。
我院生殖助孕中心是一个团结和睦、积极进取的集体,全体职工继承和发扬我院的光荣传统,发展我中心的特色专业,巩固在新疆地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向国内水平靠拢。在医院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和新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区的妇产科事业和医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