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医疗队荣获“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日期:2009/9/9 18:13:24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9年6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2009年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自治区副主席靳诺在会议上勉励医务工作者时指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指导思想,带着精湛的医疗技术,把优质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让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大会还对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了表彰。我院赴墨玉县医疗队荣获先进集体称号,心脏中心干部心血管二科的副主任医师迪丽努尔•塔吉、妇科副主任医师艾星子•艾里、创伤一科护士陈玉莲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2009年四年期间,我院先后派出了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肾病、内分泌、神经内科、感染、儿科、麻醉、皮肤、骨科、普外科、急救医学、神经外科、泌尿、妇产科、耳鼻喉、眼科、口腔、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在内的共83人次的医疗队前往对口支援的墨玉县人民医院、皮山县人民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吉木乃县人民医院,我院以及医科大学领导也前后多次亲赴受援医院慰问我院医务人员以及当地群众。我院医疗队员几年来在对口支援医院开展了以下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促进科室工作进步
1、我院医疗队专家们按照受援医院级别、等级,分别帮助受援医院健全和完善了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帮助学习了卫生部各项医疗卫生法规;协助规范了受援医院的各项手术、护理操作规程;严格规范了各科室的三级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病房制度;两周进行一次教学查房,还规范了各个医院医嘱及查房制度;按照卫生部质量管理年要求定期检查所在科室的病历及医嘱,使病历书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队员们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协作做好日常医疗及护理工作,结合本专业特长,从日常查房及专业理论水平上提供了新的信息管理,主动加班加点制定内科、外科、急诊科诊疗规范,使许多疾病的诊疗及护理规范化。
二.开展各项诊疗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三支医疗队在三家受援医院共诊治了万余名患者,收治住院患者600余人次,其中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梗阻性肾病)、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全心衰、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规范了抗生素合理使用、肾脏病诊疗思路及消化系统临床用药和规范抗结核治疗,指导并参与胃镜诊断与镜下治疗,规范妇科内分泌治疗,开展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另外,各专业专家再当地医院积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历讨论40余次。外科各专业在当地医院开展手术400余台次,包括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肱骨远段骨折、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髌前囊性肿瘤切除、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胫骨骨肿瘤切除术、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子宫全切术,附件手术(卵巢囊肿切除手术、一侧附件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等)、宫腔镜检查、胆囊摘除术、阑尾切除术、输尿管镜下小儿双侧支架管置入术、尿道下裂成形术、输尿管切开取石、膀胱切开取石术、肾盂切开取石、尿道狭窄冷切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脑外伤脑挫裂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术。外科罕见的胃肠全断裂修复术的成功为新疆首例,事迹发表于阿勒泰日报。我院专家到达受援医院后,其门诊量及住院人数均有一定的提高。
三.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讲座,增强医务人员知识水平
下乡专家在当地医院开展专题讲座培训210余次,其中包括冠心病的治疗新进展、各种瓣膜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熟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抗生素的使用、肺结核治疗的新进展、缺氧和氧疗、呼吸道雾化、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产程的观察和处理、病毒性肝炎诊断与治疗、肝包虫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儿麻后遗症的矫形外科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腹壁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急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病历的书写规范、骨科各类骨折的治疗原则。
护理方面:规范全院护理常规及护理十八项操作技术培训、护士长管理工作培训、书写护理病历等。发现护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并帮助解决和改进。加强了护士对患者的关爱和关心意识,开展了护理教学查房,统一规范护士着装。并在每周举行护士操作考试,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进行护理健康宣教工作。举办专业知识培训讲座90余次。
四、加强与对口医院的进修协作
本着帮助、扶持协作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态度,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执行方案》的要求,接收吉木乃县人民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和墨玉县人民医院来我院进修的医生共有20名。一直以来,我院对受援医院派往我院进修的医务人员减免进修费,并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发放了与我院职工同等待遇的职工就餐卡。对于我院在当地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我院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充分满足当地医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要求。
五、扶贫帮困献爱心方面
为帮助一些特困户及残疾病人解决就诊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献出一片爱心。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因经济困难无法进行后期治疗,自发捐款帮助患者,使他们到了及时的救治。同时,我院还通过赠送医疗设备、培养人才和派医疗骨干传、帮、带等方式,使该地区医院的管理能力、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5月向和田地区捐赠了价值15000余元的手术衣、毛毯等物品。2006年我院向皮山县卫生局捐赠病床、手术床、输液架、消毒灯等医疗设备共计价值70余万元;向墨玉县人民医院捐赠病床、床垫、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共计价值约150万元。支援和田墨玉县咯瓦克乡卫生院医疗器械价值50余万元。
经过医务人员努力,我院2006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万名医政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支援单位。
我院专家们在三所医院开展诊疗服务和临床教学、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当地建立重点学科,开展新技术、新服务和新项目,通过查房、手术示教、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等形式,培训三所医院的医务人员,提高他们的基本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得当地医院在医疗救治、服务质量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在当地就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疗队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赢得了当地医院全体职工和广大患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