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新医大一附院包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

日期:2011/3/29 16:29:56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日前,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主持研究的包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已拿到了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注册号为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400249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原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包虫病研究室)在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包虫病的早期免疫诊断(编号:96-906-04-08)》的支持下,温浩教授于1999年研制开发出“组合抗原包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该产品与1999年底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成果登记号:99174),2000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99219078.9,专利证书第397865号),被列为自治区卫生厅2000年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项目,2000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后又作为相应项目的部分内容分获2005年新疆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该产品在2000年到2008年间进行实验室中试生产并广泛用于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之中。


该试剂盒为美国NIH国际合作项目“包虫病在中国的传播与控制”以及卫生部包虫病救助计划合作项目,在新疆、甘肃、内蒙、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区为2万余人次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现场血清检测手段,并可作为包虫病初筛及两型包虫病鉴别诊断的工具。其在项目应用中的实用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诊断效能(性价比更高)得到国内外包虫病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已列入包虫病欧美国际合作项目指定筛查诊断试剂盒。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由带科的细粒棘球绦虫的中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马、猪和人的肝、肺等器官中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通常呈慢性经过,寄生于人体有细粒棘球绦虫及泡状(或多房)棘球绦虫两种幼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在我国以前者更为常见,危害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有人群囊型包虫病例报告,据2005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西部7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西部)包虫病仍呈高度流行趋势。在新疆地区超过20万人感染包虫病,由于新疆是主要的牧区,所以感染人数每年都在递增。传统的诊断误诊率高、治愈率低,包虫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的正常生活。从2001-2006年我们对阿勒泰地区和伊犁州新源县等几个县的普查结果表明平均每一千人中就有20人患有此病,而影像学(X光、B超)检查阴性、包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查阳性可疑者接近8%左右,这就说明,在今后的十年内,包虫病的发展仍然会持续增长。


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包虫病患者的预后有极大的意义。获批产品具有使用快捷,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等特点,填补了新疆各大医院和疾控中心对包虫病体外诊断方面的空白并规范了以往各家医院检测标准,为广大的包虫病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诊断工具,也为医院增加了经济效益。


例如,一位哈族女性,经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肝腹包虫,而血清学经本产品检测为强阳性,再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患肺包虫,并及时给予了相应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缺失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尤其是不能鉴别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的两种包虫病,即:泡型包虫病(泡状棘球蚴病)和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对人体包虫病的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在于采用简便、快速、有效地方法,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可信度,提高现场普查与综合防治的质量。


此产品的特点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准确性高、无需任何特殊设备的包虫病诊断试剂盒,既能用于临床试验诊断又能应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兼有诊断和鉴别诊断(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二种功能。弥补包虫病血清学检测方面的空白并规范了以往各家医院检测标准,能为广大的包虫病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诊断工具,适用于各级医院对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据了解,该产品成为第一个有国家级注册证书的用于包虫病诊断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第三类医疗器械,同时也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第三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的生产基地。

上一篇:

从新的起点扬帆远航

下一篇:

记我院援疆干部上海肿瘤医院医师水若鸿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