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量位居全国第一
日期:2010/5/18 18:55:37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对我院远程医学中心做重要指示

温浩院长做我院远程医学中心工作汇报

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量突破6000例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量突破6000例新闻发布会现场
目前,我国卫生医疗改革的重大难点之一是卫生医疗资源分割闭锁,不能形成多层位、开放的医疗网络,造成医疗资源不能流动、共享和综合利用。而新疆地域辽阔,面积为我国1/6,涵盖15个地州86个县市,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已成为各族患者求医的最大障碍;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在新疆也尤为突出,现有几家三级甲等医院均集中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全疆各地州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设备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各族群众(尤其是农牧区患者)遇有疑难危重疾病,需要长途跋涉前往首府救治,不仅耗资较大,而且往往会因错失治疗时机而延误病情,甚至会由此失去宝贵的生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自治区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大型公立医院,充分发挥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排头兵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现代高科技、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远程医学技术及发展模式,率先于2008年4月筹建了远程医学中心(网络医院),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积极为政府解忧,为各族群众解难,探索出有效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困局的新出路。这一先进诊断系统的开通,使新医大一附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延伸到了新疆所有边远地区,给全疆各族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作为新疆远程医学中心的创建者,新医大一附院将强大的教学、医疗和科研优势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远程医学,成功建立了一个医疗资源流动和共享、病源双向转诊通畅快捷的交流圈,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医疗事业发展,省级医院扛大梁,基层医院求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健康服务“共赢”道路。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成立仅仅一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即有116家地州县级医院联网加盟,现已进行远程会诊突破6000例,会诊量最高已达43例,目前该院年会诊总量及单日会诊量已位居全国首位。
远程会诊为各族患者省时省钱,专家诊疗仅需55元
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技术平台,与请求会诊的医院进行对接,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开展医学会诊,使远在千里以外的病人及时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治疗,并对专家到达远程医学中心的时间做出明确规定:从患者提出申请开始,普通会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接诊;急诊必须在3小时内完成接诊。
现在,在新疆不用出远门就能得到大医院“好医生”的诊疗,是令散居于边远地区各族患者最高兴的事。据尼勒克县人民医院院长孟克介绍:该县距乌鲁木齐900多公里,以一名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为例,如到首府三级医院完成切除手术,需15天左右,往返交通费及食宿费用约2500-3000元;住院及院护费约8000元,全部费用需11000元左右,而通过网络医院远程治疗,在专家的明确诊断、手术建议及相关指导下,该患者在当地医院即可治愈,全部费用仅需4000元。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阿布都克尤木•塞买提也为记者算了一笔帐:“以一名患者,一名陪护到省级医院就诊为例,仅旅途、食宿等费用就需3000余元;而通过远程网络会诊,仅需55元就可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专家诊疗,为患者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的支出。”该院自2008年6月与新医大一附院开通远程医学平台以来,截止2010年2月远程会诊已达744例,其中仅有54例危重患者进行了转诊,其余患者均在当地实施治疗,为患者节约直接费用约420万元,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农牧民的看病负担。
目前,在新医大一附院进行远程会诊的6000例患者中,转入该院治疗的患者仅为490例,为会诊病例的8%,真正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在当地治疗,疑难危重疾病不出疆”。
远程医学为新疆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农牧民看病不再难
为了确保远程医学中心的顺利运行,新医大一附院建立了网络会诊专家库,优选了337名副高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确保基层医院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实现实时远程会诊的机制为各族患者提供及时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转院或请专家前往当地医院会诊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诊治率;同时通过远程诊断和会诊也减少了医师异地会诊或患者异地转院就诊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为患者节约了医疗成本。尤其在流行病或传染病高发时期,远程会诊更 可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在一些医师不便或不易到达的特殊场所,例如对精神病患者或皮肤病患者进行诊疗,远程医疗也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目前,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已由全疆各医院之间点对点的会诊,发展为一点对多点的会诊,各远程会诊分中心医院可随时邀请外地医院的专家进行实时远程会诊;同时,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中心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分中心医院,各医院即可登录远程会诊中心的会诊系统进行现场会诊旁听。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还积极与内地联网开展远程诊疗工作,目前已与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实施对接,使全国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共享,实现了新医大一附院“疑难病人少出疆”的定位,满足了各族患者的多层次需求,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该院各级医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信息化医疗技术交流架设空中桥梁,连通天山南北
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成立后,就明确把提高全疆地县级医院诊断技术水平,培养基层医学人才作为该中心的基本职责之一。网络医院不仅要通过远程会诊,为地县级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使其留得住患者;更要将最新的医疗资讯及时传达给南北疆各级医疗机构,针对新疆特殊的民族和地域特点,通过大力开展远程会诊咨询和远程医学教育,可以积极培养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医师队伍,为地县级医院实施“造血式的人才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根据入网远程医院的需求,新医大一附院安排知名专家举办专题实时互动讲座,并将讲座计划在网上发布通知,各入网远程医院即可自主选择接收并组织培训。新医大一附院还将各专家病例讨论录制编辑为教学课件,按计划进行播放,各入网远程医学即可自主选择收看。新医大一附院积极开展远程护理教育及培训服务,搭建了医院护理教育平台,进行全疆ICU专科护士培训和执业护士辅导工作。
新疆是包虫病的高发省区,新医大一附院及时启动了中央转移支付(新疆)包虫病外科救助项目的远程网络会诊工作,确保了手术救助包虫病患者的安全性,成为为患者开展属地诊疗及解决疑难病例诊疗的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会”和“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现场研讨会”,于2009年3月14日在新医大一附院召开,来自国家卫生部及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专家齐聚一堂,在远程医学中心实地进行了甘肃、内蒙、新疆三省区包虫病患者联合会诊9例,为卫生部今后推动国家免费救助计划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该院至今共计开展肝包虫病例远程会诊60例。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及时有效,仁爱济世,大爱如天
无论是世界瞩目、全国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还是各类公益性活动,新医大一附院始终走在自治区医疗机构的前列,并且充分发挥远程医学中心的“特殊威力”:在特殊环境中可以做到不受地面通信条件的影响,迅速构建起与异地医疗机构及卫生管理部门的联系,将事件发生地区以外的各类医疗技术资源集中到事发现场,极大地提高事发地的疾病预防、治疗和应急救治水平,最大限度挽救生命。
当“三鹿奶粉事件”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各地引发婴幼儿体检与治疗高潮时,新医大一附院在第一时间参与了自治区的应急工作,在率先为患儿实施免费体检与治疗的同时,立即在远程医学中心成立了“新疆'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患儿医疗咨询救助平台”,免费对各地州县级网络医院筛查出的患儿进行义务远程会诊,在特殊时期为新疆人民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甲型HIN1流感防控救治工作中,新医大一附院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和院党委的安排部署,迅速成立了甲流远程会诊专家组,充分利用远程会诊跨时间及跨地区的优势,根据各网络医院甲流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指导当地治疗、及时上转和派专家前往当地救治的三种方式实施救助,及时为全疆116家网络医院进行甲流远程会诊,自 2009年10月甲流远程会诊专家组成立至12月2日,已在远程医学平台远程会诊指导救助83例甲流患者,其中42例为重症患者。
长期以来,新医大一附院在履行救死扶伤天职的同时,积极担当起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在一次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立即快速、及时、有效地进行远程会诊咨询及远程医学教育,不仅凸显出远程医学的优势与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大型公立医院在关键时刻“调的动、用得上、干得好”的主力军作用。
勇担社会重任,努力奋进,打造一流品牌医院
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有效地保障了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在远程医学中心成立之初即提出了五个满意的要求:“努力做到让自治区人民政府满意、让患者满意、让属地医院满意、让一附院专家满意、让卫生行业管理部门满意”。2010年3月8日,在新医大一附院远程会诊量突破6000例新闻发布会上,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表示,一附院此项工作是为新疆各族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行为,是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是减轻政府负担、发展民生的举措,更体现出一附院作为新疆医学教育最高学府的事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衷心希望早日将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打造成“新疆远程医学中心”。
由于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的突出业绩,该院作为全国优秀远程医学工作单位于2009年11月20日在兰州参加了由卫生部主办的“远程医学临床应用研讨会”,一附院主管此项工作的张源明副院长做了大会发言,当他介绍该院远程医学会诊总数及单日会诊量位居全国第一,以及首创网络专家门诊,实施多学科网络会诊等举措时,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广泛反响和一致好评。
新医大一附院院长温浩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留英、留法博士,他对创建网络医院更是情有独钟,曾多次率队赴内地考察调研,此后依托北京爱客福远程医学中心和上海白玉兰远程医学中心,创建了新医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温浩院长表示:“发展远程会诊虽然对新医大一附院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太多增长作用,但它是医院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探索和尝试。2010年新医大一附院将不断扩大远程会诊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于这一项目。”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面对当前的医改浪潮,如何能够在有效化解难题、为政府排忧解难,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赢”健康服务道路上阔步前进?新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姚华表示:“一附院党委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现代高科技,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远程医学技术及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医院内部资源,借助于一附院强大的教学、医疗和科研优势,实现与疆内各级医院的资源共享,为降低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看病成本,缓解自治区基层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尽责尽力”。
新医大一附院的创办、发展和壮大,是大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变化发展的缩影;今天,这所历史悠久却又年轻激昂的名院,正昂首阔步,响亮地吹响了“承载新希望、驾驭新机遇、驶向新彼岸、走向新辉煌”的集结号。新医大一附院犹如一艘巨轮,正载着:“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世纪梦想,朝着“把新医大一附院建设成为西北一流、全国领先、在中亚地区有较大影响,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于一体的大型教学研究型医院”的宏伟目标,扬帆远航、踏浪前行……
我们相信新医大一附院这朵绽放在祖国西部边陲的医学奇葩必将常开不败,她将以自己的别致与明艳,催生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光明未来与璀璨希望;她将逐步与国际现代化医院接轨,在医疗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国内外影响度等方面都努力达到一流水平;她将会凭借超前的眼光,非凡的胆略、雄厚的资本,始终搏击于新疆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潮头,打造令世人瞩目的医疗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