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信息中心邱杰主任荣获全国“病案管理突出贡献奖”
日期:2009/9/27 10:53:22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9年9月,全国第18届病案管理学术大会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我院信息中心邱杰主任登上主席台,接受全国“病案管理突出贡献奖”的隆重表彰。“病案管理突出贡献奖”是一项级别比较高、份量比较重的国家级奖项,今年仅有5人获此殊荣。邱杰主任在全国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奖,既是她个人对病案管理及病案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价值体现,同时也为我院赢得了崇高荣誉,展示了我院病案管理专业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的较高水准。
“病案管理突出贡献奖”由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3―5名。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协(学)会各推荐候选人1名,经层层推荐评选,报经中国医院协会审批,全国共评选出5名获奖者。
病案管理和信息工作虽然对医院发展特别是医疗中心工作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表现形式上“很不起眼”,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邱杰主任在我院长期从事病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忠诚医疗卫生事业,安心、恪守医院辅助性工作职责,甘于做好幕后“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邱杰主任带领医院信息中心团队,克服困难,完成了1956年至1985年时期的322500份病案的病案缩微数字化工作和抢救性迁移工作。我院每年住院病案近7万份,平均每月出院病案6000份左右,平均每月调阅查询病案达出院病案的80%以上,复印病案量达出院病案的50%。通过对病案信息资料的建立、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加工或信息提供、病案管理质量的监控、病案书写质量的监控,为医院医疗起到备忘的作用,为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起到备考的作用,为教学起到“活教材”的作用,为医院管理起到提供第一手决策信息的作用,为医疗保险、医疗纠纷起到提供依据的作用。目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新疆所有医院病案存贮最完整的医院,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居于全疆同行业最高水平。
邱杰主任带领医院信息中心团队,应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努力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把更新病案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必需手段,实现了医疗、药品、经济和人力资源四条线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为推进医院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进步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医院信息中心创立的“医院医疗综合统计及病案管理系统”已成为医院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系统运转的基本保障,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提供决策数据。2002年由邱杰主任主持与新疆易通公司合作完成的网络版和单机版的《医院医疗综合统计及病案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在全疆100多家医院使用,成为保障新疆各级医院病案管理流程正常进行和医院综合业务统计数据准确、及时报出的基础技术架构。
邱杰主任在教学、科研、改革创新等方面同样成绩突出。1、担纲全疆病案管理教育工作:多次承担由自治区卫生厅主办的病案管理与病案统计学习班的授课任务,承担国家卫生部2002年执行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新统计报表制度实施》在新疆的培训任务。2006年至2009年主持二期《病案信息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三期自治区级继续教育项目。承担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讲《医学信息系统教程》和《病案管理学》。担任2004年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医疗信息统计专家咨询组》专家组长工作,完成2004年―2006年自治区医疗信息公示项目全疆各级医院的资料收集、汇总、排序、分析工作,并完成自治区医疗信息公示项目发展态势的分析报告。2、改造与创新传统病案质控模式及流程:在2007年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后,改变原有病历质控和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提高、加强了运行病历的质控内涵和力度。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中设置绝对时限控制和频次时限控制,利用系统对危重病人数据采集环节进行监控,要求系统对预出院病人的数据采集环节监控。并设置《电子病历系统》新的病历提交、归档、借阅、查询模式,使病案管理工作量显著降低。3、积极致力新疆病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致力病案管理新技术、新模式在全疆的推广,积极促进新疆病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以优异的专业水平确立了全疆病案管理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地位。4、获得丰硕科研成果:近年做为第一作者有数十篇专业论文发表。做为课题主持人,进行了《新疆区级综合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的核定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面对荣获全国“病案管理突出贡献奖”的成绩和荣誉,邱杰主任表示: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中病案管理、医院信息化建设日显重要新形势面前,要把荣誉化为更大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信息中心领导班子一道带领信息中心团队,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新要求下,敢于创优,勇于争先,以一流的病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为医院从医疗、教学、科研到医疗保险、处理医疗纠纷等,从病案质控、感染监测、药事管理到医技质控、单病种质量控制等各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