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大一附院在自治区“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日期:2008/11/6 10:57:46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年10月10日上午,市中心人民广场,一面蔚蓝鲜艳的大型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来来往往的行人纷纷驻足探究,板面上“世界精神卫生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附院心理医学科等字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它告诉大家:新医大一附院在这里参加2008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咨询、义诊等系列活动。
醒目的宣传牌、资深的医师资质、热情的服务、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各族群众不断地咨询、倾诉,新医大一附院的大夫、老师们耐心地倾听、解答,200余名群众来到一附院工作台前咨询、义诊、检查身体。自治区“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受到社会的欢迎,新医大一附院心理医学专业优势得到展示。
2008年10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发扬奥运精神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国家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确定为“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将儿童和青少年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疾病和心理卫生问题,提高精神健康水平,营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社会环境。
促进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神障碍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疾患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全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目前,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病耻感"。一些患者和家属即便具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认识到疾病的性质,多数人也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不愿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视,结果延误了治疗,病情加重。
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我院不断加大对心理医学学科的软、硬件投入,心理医学科成为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之一,为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目前
心理医学科正在更新和购置MECT、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脑电生理系统、多功能心理测评及治疗系统,脑电治疗系统、智能电针治疗仪等,这些先进的诊治设备将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快捷,安全有效的服务。
从我院参加“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来看,群众对精神、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够,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此类活动对于普及精神、心理健康知识非常有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不仅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治疗现有的精神、心理疾病,需要从事精神、心理研究的医务工作者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